2022年8月25日由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可持续发展与ESG专题国际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及ESG领域的知名经济学家、专家、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海南绿金院的专家委员会成员,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围绕“全球经济格局与可持续发展”和“ESG理论监管与实践”两个主题内容进行讨论。活动当天约千余人在线观看。
以下为摩根银行原全球经济主任 Dave Fernandez 主题演讲:
非常感谢 Marc Uzant 的介绍,我也想感谢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主办今天这样的会议。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研讨会,我也想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样的机会,能够邀请我在这里来发言。
刚才主持人也简单的介绍过我,我现在也是回到了大学,重新进入了学术界,又重新的捡起了我原来在美国的教学工作。第一次在美国教学跟现在重回学校至今,我在摩根银行差不多工作了十多年的时间,到我在摩根银行工作的这一段时间里面,跟Marc Uzant领导的这个团队曾经有很长的共事的时间。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观点,可能听起来不是特别的乐观,我首先在这里对大家表示抱歉,我也是希望能够从我的角度来跟大家谈一谈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一直关注的工作重点。我想,我会跟大家谈一谈对于经济增长的一些微观看法,来谈一谈通货膨胀、来谈一谈可持续的问题,现在就来开始我今天的演讲。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我们的底线、我们的前景等等,我认为我们现在目前所追求的是软着陆,除此之外,在收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之下,我们也看到通货膨胀的发展有所缓慢,还好我们现在没有进入到全球经济衰退的一个时期。但是最近我们看到现在有软着陆的迹象,但是在这之后涉及到ESG跟可持续等等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会谈谈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会跟大家谈一谈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面临哪些风险,因为我认为全球的通货膨胀仍然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在刚才Marc Uzant的介绍当中也提到各国的中央银行可能会继续推出收紧的货币政策,现在全球的经济增长被按下了一个暂停键,俄乌战争以及其他的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更加恶化了现在的经济局势,所以央行会不断的收紧它的货币政策,央行不断收紧的货币政策又可能会再次恶化我们的通货膨胀。我想,这种局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它会持续相对比较长的时间,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现状。
目前,虽然没有进入到一个全球经济衰退的现实,但是我们依然面临着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在亚洲的情况,我想Masahiro可能会更多的谈一谈亚洲的情况,亚洲面临着一些宏观的风险,亚洲的风险跟美国、跟欧洲、跟英国面临的风险是不一样的。
提到ESG、提到可持续,我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我们看到中国和其他一些大的经济体都提到了净零的目标,在银行以及私营部门都设置了相关的目标。随着ESG的意识不断的提高,环境的恶化和各种的社会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我们想说的是,随着人们ESG意识的提高,我们必须把意识的提高转化成实际的行动,而这种转化是需要全球合作来实现的。
接下来简单的看一下全球经济,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谈到经济的增长,但是我想现在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通货膨胀,所以简单的看一下这个表格,这个表格是摩根他们的一个数据。
简单的来看一下这里面的数据,红色框里面的数字,全球的CPI增加的非常快,比前10年增长的快的多,甚至在一些地区达到了过去40年当中的最高值。在这种增长之后,我们就需要中央银行做出回应,但是很多的中央银行并没有做出预期的回应,他们收紧了利息率、货币政策,这些都引起了国际的金融危机。在这些数据之后,增长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能源,当然,俄乌战争给能源危机又加剧了。同样,石油价格的增长也是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我们看到食物价格的增长也是随之而来,这也跟俄乌战争是有关系的。同时,通货膨胀也是中央银行所关注的数据。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就是,在后疫情的经济恢复时期,货物的价格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服务价格也是有所增长的,这种增长的趋势也蔓延到了服务行业。
最后一列是我们对2022年的预测,大部分的预测数据现在已经逐渐的被证实了,全球的经济增长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到现在最高的增长到5%。很多人认为通货膨胀会有所下降,但是各国的中央银行不会改变现在的政策。我想,中央银行很可能在通货膨胀率不断增加的情况之下还是会继续保持现有收紧的货币政策。
接下来看一下亚洲的情况,亚洲所面临的宏观风险比世界上其他的区域要少一些,甚至在全球金融危机之间,亚洲受到的冲击会比其他的地方更小一些。我们知道在新加坡有一个东盟经济的研究中心,我们认为东盟三区域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
大家可以看到右边是一个风险图,包括俄乌战争,包括疫情等都会是一些潜在的风险,但这些风险差不多都是短期的风险,不是长期的风险。这些风险跟其他的地区风险相比并不是那么的严重,我们只要共同行动就能够克服这些,就能够在未来重振我们的经济。要想实现后疫情时代的金融可持续的发展,亚洲地区一种宏观的空间要比世界其他的地区大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讲,亚洲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来说面临的风险是比较小的。
这个图是nature发布的,因为作为政策制定者、作为经济学家来说,这个图表能够让我们一目了然。这个是疫情爆发之后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里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它里面列出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从来没有下降过,在疫情最开始爆发的时候有一点点下降,我们都知道为什么,因为很多国家都有了封城的政策。但是这种下降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在过完年之后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开始增加,我们看到是在2020年的4月份出现了一个拐点,二氧化碳的排放就开始迅速的增长,我们的环境恶化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跟可持续ESG又是相关的。
这也是我今天演讲的最后一张PPT了,我想再次呼吁,我们现在确实是需要合作。看一下我们在新加坡在做什么,我们在新加坡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把学术界、把政策制定者、把金融行业的业内人员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这样的话使得我们的资金能够快速地流动。我们在新加坡有一个新加坡绿色金融中心,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九个非常重要的私营(音)银行的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中国银行、欧洲和英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这些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这些都是我们的学术同盟,能够推动我们的相关研究。
最后,从我的角度来讲,通货膨胀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应该都清楚一点,增长本身并不是目标。作为市场的参与者,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没有应对通货膨胀,我们的中央银行应该承担起具体的责任,而增长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我们要可持续的增长,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所以我们需要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包括私营企业、学术界、政策的制定来充分的展开合作。过去主要是依赖中央银行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央银行帮助我们来避免损失,所以我认为我们会有一个经济的软着陆。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中央银行还能不能像过去几年所做的那样子来拯救我们的经济,我们是需要各个不同的行业来合作的。
谢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