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环保政策到双碳目标推动下的可降解塑料产业
从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推出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饮具的文件,到2004年全国人大发布《可再生能源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鼓励再生生物质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推广应用,再到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我国可再生塑料产业一直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类环保政策的推动下发展,不瘟不火,规模有限。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国家推出了“双碳”目标下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构成了中国双碳目标“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配套政策也随之陆续出台,作为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重点—塑料(及其制品)领域也不例外。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专项行动,在推进塑料源头减量的同时,积极稳妥推广可降解塑料。在双碳目标确定的前提下,重新审视我国的塑料产业,就会发现可降解塑料产业替代市场前景巨大。
二. 可降解塑料的主要替代市场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了塑料污染治理的主要目标,划定了塑料制品的限禁领域和时间节点。
塑料污染治理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塑料制品的限禁政策如下表:
三. 可降解塑料替代市场规模预测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文件精神,可降解塑料主要替代市场为农用地膜、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与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及快递塑料包装,本文以上述领域为主,预测可降解塑料替代市场规模。
1.农用地膜替代空间
2019年农业部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塑料回收体系,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到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2020年,农业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在农膜回收以外,特意提出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
近年来,我国塑料薄膜产量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农用塑料薄膜产量和使用量呈波动下降态势。据《农村产业统计年鉴》数据,2019年农用薄膜使用量为240.8万吨。由于农膜回收价值低,其回收率后续较难提升。2020年未回收的农膜比例低于20%,假如这部分此后5年内若有80%转化为可降解塑料材质,则将给农膜行业替代空间约40万吨。
2.不可降解塑料袋替代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按照区域涉及人口来测算,至2025年上述政策涉及人口5亿。
据《中国塑料的环境足迹评估》统计数据,中国家庭年均消费86kg塑料,其中有82kg为大宗消费,而大宗消费中有18%来自于超市、市场购物场景,按中国家庭户均人口规模2.92人计算,则人均年塑料袋消费量达5.05kg。那么按区域人口5亿人来测算,超市、市场购物场景下的塑料袋消费总量为525万吨。如果可降解塑料袋替代率为10%~20%,对应的替代空间为52.5~105万吨。取中间值估算,不可降解塑料袋替代空间为80万吨左右。
3.一次性塑料餐具替代空间
疫情的出现和各地的防疫措施推动了外卖市场的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餐饮外卖行业发展脚步依然稳健有力,餐饮市场规模46895亿元,较2020年增长7368亿元;其中,外卖市场规模9340亿元,较2020年增长2694亿元;线上渗透率19.92%,较2020年增长3.02个百分点。
我国外卖总订单量2021年达191亿单,同比增长39%,是外卖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以2021年外卖总订单量191亿单为基础,假定年复合增长率20%,至2025年,我国外卖行业年订单量为400亿单左右。
据国联证券《2021年化工可降解行业研究报告》,每单外卖会产生155g废弃塑料。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的目标要求,据此,可以测算出餐饮外卖领域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替代空间约180万吨。
4.宾馆与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替代空间
据酒店管理业内人士赵焕焱估算,以酒店行业的规模,按照每间出租客房2支牙刷(每支塑料0.01千克)和1把梳子(每把塑料0.005千克)的用量估算,中国酒店业起码每天要消耗塑料59吨,每年21535吨,占我国年产4000万吨废塑料的万分之五,且这组数据还不包含小包装洗护用品、一次性餐具等。
总体而言,这部分产品替代空间较容易实现,如采用大瓶包装洗护用品等。由于此部分数据较小,不计入测算总数。
5.快递塑料包装替代空间
我国快递业务总量规模巨大,增速较快。据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2020年数据,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总量累计达到833.60亿件,同比增长31.23%;2021年全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083亿件,同比增长29.9%,包裹数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在疫情没有消退前,预计我国快递量仍然会保持较高增速和巨大总量。假定2022年至2025年我国快递行业温和增长,增长率为15%,可以估算出2025年我国快递数量为1894亿件左右。
根据国联证券《2022年可降解塑料行业研究报告》,现有快递包装结构(塑料包装占比41%左右,其中的塑料薄膜占比63%),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单耗数据(即每件快递塑料袋需要40.87克塑料)来测算,估算出2025年我国快递塑料包装的替代空间为200万吨左右。
综合以上测算数据,农膜行业替代空间约40万吨,不可降解塑料袋替代空间为80万吨左右,餐饮外卖领域一次性塑料餐具替代空间约180万吨,快递塑料包装替代空间为200万吨左右,(宾馆与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替代空间较小,不计入),总计500万吨左右。亦即是,到2025年,上述市场的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为500万吨左右,以每吨可降解塑料的价格20000元人民币计算,市场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
结 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1年1-12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塑料制品产量累计为8004万吨,同比增长5.9%。预计,未来其中大部分塑料将会被可降解塑料、再生塑料和其他绿色材料替代。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全社会对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会愈加深刻,低碳零碳发展也将深入人心,可降解塑料的发展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