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透视】自保公司如何在“一带一路”项目上发挥平台作用

2020-12-18 00:00

自保公司,是指由一家母公司单独出资或母公司与其控股子公司共同出资,且只为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如今,自保公司已成为国际保险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据《Business Insurance》的统计,截至2019 年,全球自保公司的数量为6,135 家。自中海油2000 年在香港设立中国首家自保公司以来,目前已有八家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内和香港设立了自保公司。

国内自保公司的战略定位,大都将其定义为母公司的两大平台:“风险管理平台” 和“保险保障平台”,即借助自保公司所具备的先进风险分析技术和人才,为母公司提供有力的风险管理服务,促使风险总成本的有效降低;同时,为母公司制定和优化保险管理策略,并根据自身规模和能力提供保险保障。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逐步推进下,自保公司母公司承担着“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和内在需求,如何在海外项目上发挥好自保公司的两大平台作用,成为自保公司管理者的重要思考课题。韦莱韬悦结合多年为自保公司提供服务的经验,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提供借鉴思路。


主动获得项目的风险定价权


项目的风险定价,是指自保公司对海外项目可保风险进行识别与分类,进而决定是否承保,以什么样的条件承保的精算分析过程。风险定价是自保公司承保工作的核心,关系到自保公司的承保盈亏,以及整个海外项目财务的稳定性。与商业保险公司依据“大数法则”和“行业经验”获得的项目风险定价相比,自保公司具有先天的资源和组织优势, 可以借助母公司既有的技术力量,获得比商业保险公司更为详实和专业的项目风险画像, 从而争取到更好的保险条件。在此基础上,自保公司可以通过控制或影响直保及再保市场,确保拥有海外项目风险转移的定价权。比如,某自保公司在服务母公司“走出去”项目时,在提供保险条件和报价之前,组织承保、理赔、再保、内外部项目专家等专业资源,在母公司的组织协调下,赴项目现场进行了承保前风险查勘,在项目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精算分析,制定了项目的专属费率,并得到了再保人的支持和认可。



通过风险自留提供额外承保能力


“走出去”给自保公司母公司带来了全新的风险挑战,比如,海外项目大多面临着投资国政治、法律、融资、项目施工、人员健康、社区关系、赔偿责任等多方面的风险及保险需求。一方面,国内外保险公司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在承保能力和风险偏好上可能无法满足项目所需;另一方面,国内商业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受到海外监管、再保险合同、自留额选择等多方影响,可能无法做到有效释放。

自保公司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后,可以通过项目风险评估和精算分析,增加国内外保险公司提供承保能力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自保公司本身作为风险承担者,可以通过自留的方式,为海外项目提供高性价比的额外承保能力。比如,2001 年美国911 事件后,国际能源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萎缩,保费成本大幅增加,比如某些保单的免赔额水平从25 万美元增加到100 万美元,费率却上涨了25%,尤其是海上钻井所需购买的井喷控制保险,费率由4 美元/英尺激增至90 美元/英尺,导致保费成本占总钻井成本的10%, 远高于之前1% 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某石油集团自保公司通过增大自留风险等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保险市场波动对海外项目成本的不利影响,比如,对于钻井保险项目,自留大部分风险,以较低的费率水平来收取保费,同时设定赔付限额,将巨灾风险的影响最小化。此外,自保公司还可以为目前海外项目普遍遇到的政治风险、恐怖主义、员工福利、网络攻击等风险提供商业保险难以覆盖的保障。


协调内部专家资源进行项目风险管理


自保公司母公司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财务、税务、法律等方面的专家资源,这些领域往往是“一带一路”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自保公司可以通过协调内部专家资源,更好得为项目服务:

(1)可提高自保公司在项目投保、核保、风险查勘、理赔等环节的专业性;

(2)可充分发挥母公司专家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和管控,提高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融资、设计与建造、运营与维护等阶段的风险管理水平;

(3)降低海外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提高母公司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并确保自保公司的保险经营利润。



比如,某自保公司组建了由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设计单位的工程师、项目经理等组成的专家库,他们具有较深的阅历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对行业的发展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把握。自保公司通过邀请这些专家参与海外项目的风险管理,提升了“一带一路”项目在风险调研、防灾防损、理赔查勘、重大风险隐患整治等方面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在国内能源、建工、运输、电力等行业风险及保险服务日益成熟,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一带一路”项目是自保公司展示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障两大平台作用的绝佳舞台:通过对海外项目系统的风险识别、评估,制定可保风险的自留及转移方案,以及不可保风险的管控预案;对于商业保险市场不能提供保障的风险,充分发挥自身的保险保障功能;同时,通过调配母公司内部资源,积极为项目提供防灾防损等风险管理服务,既可为海外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又可稳定自身的保险经营。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拓展的大背景下,自保公司通过协助母公司解决海外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及保险问题,必将持续发展壮大。

相关新闻
热点新闻
投票
查看结果
Tags

站点地图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 2025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UJCMS

琼ICP备2000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