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意外爆发,涉及全球,导致世界经济形势动荡,国际政治局势扑朔迷离。进入2021年,随着疫苗的相继研发、投产并接种,新冠肺炎疫情有望进入下半场。乐观场景下,依靠疫苗的普及,全人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战胜新冠,国际整体形势将朝稳定的方面发展;而悲观场景下,若疫苗的研发、生产和普及速度赶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那新冠肺炎疫情将持续多年,全球形势也会在疫情的影响下持续动荡的局势。
当前的国内形势,主要有两方面特征:
#一方面,海外华人华侨的回流给国家的防疫和复工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进入冬季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局部地区集中爆发。而这些疫情复发的状况,基本都是由境外输入型肺炎疫情传播引起的。
#另一方面,对境外输入严格的防控措施基本隔绝了国际往来与交流,严重影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以及新时期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面对这两难困境,唯有海南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岛内南部地区选择合适区域,设置成为全球疫情泛滥时期境外人口进入中国大陆的统一隔离区,既可有效控制境外输入型肺炎疫情的大规模传播,确保国内大循环不被疫情复发而打断,又可持续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大循环的健康发展,为党和国家做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海南还可借助其作为对外开放的通道,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与自贸港的建设创造机遇。
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来看,海南相较国内其他地方,具备在区域内设置“境外入境统一隔离区”的诸多比较优势。
足够充足且设施完善的隔离场所是实施入境统一隔离的必要基本条件。
海南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全岛拥有大量的酒店和民居。同时,海南的旅游业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即冬季有大量北方人前往海南过冬度假,但每年三月份之后随着北方气温回升,众多北方人返乡导致海南旅游市场进入淡季,从而出现大量空置酒店与民居。此外,疫情的冲击也对海南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根据相关数据的显示,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2020年上半年,海南旅游总收入比上一年度同期减少53.6%,接待游客总人数比上一年度同期减少49%,全岛酒店入住率仅仅为8%。旅游市场的惨淡致使酒店与民居出现亏损,租赁价格非常便宜、实惠。那么,在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复发的情况下,也不可避免的会对海南旅游业发展造成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统一征用,既可解决统一隔离场所的问题,又能提振海南旅游业发展。这是在海南实施“境外入境统一隔离”政策的“天时”所在。
海南的地利条件优越。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它是一个与大陆隔离的大型热带岛屿,周边还有若干可供隔离居住的小岛。地理环境上可有效隔断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链条;
#从气候条件上来讲,每年三月份之后,海南每天的最高温度达到27-32℃左右,且风较多,尤其是岛内南部地区处于热带,天气更为炎热。而根据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病毒在10℃左右最活跃,且显然怕热。天气热的地方,病毒的复制传播能力明显下降。因此,海南的气候条件,于疫情防控工作非常有利。实际上,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防控疫情的战役中,海南是全中国病死率最低、出院速度最快、轻症转重症率最低的地区。这样来看,海南岛内南部地区完全具备设置“境外入境统一隔离区”的外部环境条件,且风险更可控。这无疑是对海南优越地利条件的充分验证。
海南的政府管理人员与人民群众具备足够的能力把风险和危机转化为机遇。
#从政府管理人员来看,海南启动自贸区(港)建设以来,政府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近期中央选派了大量内地各省和国家机关的干部前往海南充实到管理干部队伍中,也进一步强化了海南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同时,在该项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可抓住机遇率先推动海南自贸港各项政策的落地和推广;
#从海南人民的特征来看,作为下南洋南方汉人的后裔,海南人民具有敢于冒险的民风,同时,这项政策也会给海南人民带来很多商机和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南人民比起相对保守的北方省份,心理上更易接受在海南岛内区域设置“境外入境统一隔离区”。
虽然海南具备实施“境外入境统一隔离”政策的基础条件,但是基于新冠肺炎病毒的隐藏性与传播性,该政策实施过程中仍会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审慎科学的对政策实施全过程进行细致谋划与有效应对。
首先,快速合理的制定海南“境外入境统一隔离”的管理办法。
第一,应明文规定将海南作为所有境外人员入境的中转站。明确从三月份开始,所有从境外飞到国内的民航,必须先到三亚凤凰机场落地,进行统一隔离。同时,也要对境外人员的来源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控。
第二,统筹考虑全岛情况,在岛内南部地区精准选择合适区域划定为“境外入境统一隔离区”,制定完善统一隔离区统筹管理与科学防控体系,明确民居与酒店租赁办法,提前进行租赁征用对接与准备。
第三,明晰公开统一隔离政策的时间、区域分布、费用承担以及隔离结束离岛条件等细节。一般情况下,境外入境人员,需在指定酒店隔离14天,并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且费用自理。隔离期结束后满足相关条件可飞往国内各地。当然,具体隔离细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度。
其次,应科学细致的做好酒店防疫的详细规定。
严格按照科学的疫情防护标准,做到事无巨细,件件着落,对酒店运营管理、服务管理、人员管理、物资供应、价格标准等方方面面制定详细的规定。同时,制定疫情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群体性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现象,要确保防疫系统能及时响应、有效控制疫情进一步蔓延。通过以上措施,尽可能让入境隔离者有较好的体验、较低的成本与较高的安全感。
最后,海南要借助这项政策实施的契机,推动海南自贸港开放政策的落地,开发独特的疫情避难主题产品。
譬如,借助中国政府和人民成功应对疫情所形成的安全而自由的生存环境,对全球富人提供特殊时期的疫情避难主题度假套餐。允许他们开着私人飞机和游轮来三亚避难,提供医疗、度假、中医和中国文化体验等一体化服务,并将海外华人与外籍高端人员的疫苗接种需求纳入到服务产品设计当中,形成以安全健康为核心的具备吸引力的服务模式。通过以上多种市场化手段,为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旅游岛的品牌提供特殊事件营销的机会。此外,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也要为该项政策的实施提供专项拨款,以惠及海南人民,取得人民的拥护与配合。
海南实施“境外入境统一隔离”政策,有以下多个好处:
一是为党中央解决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推动对外开放的两难,体现海南人的担当和胸怀。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逐步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基于对境外输入型肺炎疫情可能引发国内疫情大规模复发的担忧,我国对境外输入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影响“外循环”的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在海南岛内区域成功设置“境外入境统一隔离区”,将在大陆全域疫情防控的严密战线下,提供出一道安全的对外开放的通道,从而解决我国当前对外开放所面临的难题。
二是为海南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贸港建设抢占先机。
海南将在这项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扮演1949-1992年之间香港的角色,成为中国对外的主要通道。这对海南来说,挑战的背后是巨大的机遇。一方面,国际人员往来集聚在海南,伴随而来的国际投资、经济往来将反推海南自贸港率先发展、政策快速落地,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快速对接,甚至可让海南自贸港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另一方面,海南自贸港还可一举进入国际视野,以其安全自由的环境以及特殊的政策机制,形成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为海南自贸港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推动海南地方经济在疫情下快速恢复,让海南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海南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重创了海南当地的酒店、航空等行业。而在海南岛内区域设置统一隔离区,将吸引大量的国际人员来琼,可有效盘活海南当地的酒店、航空等存量资产。同时,还将刺激海南整体市场迅速恢复活力,当地经济走向繁荣,甚至极有可能推动海南经济加速完成转型发展。
我们相信,在海南政府的有效筹划与领导下,在海南人民的支持与配合下,通过上述举措,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效落实“境外入境统一隔离”政策,并为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以及海南自贸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