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举办“绿色金融与国际合作”论坛

2022-09-12 00:00

2022年1月17日下午,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在成立大会举办两周年之际,以“绿色金融与国际合作”为题举办线上论坛。本次论坛围绕“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聚焦绿色金融发展在国际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监管机构的应对举措以及海南自贸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可行路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论坛概况:

本次线上论坛由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丁一凡主持,参加本次线上论坛的专家有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若谷,我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王丽丽,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陈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兼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第十任执行秘书、巴基斯坦中央银行原行长、世界银行中东和北非地区原副行长Dr.Shamshad Akhtar,能源宪章组织秘书长Dr.Urban Rusnak,日本中央银行原政策委员会审议委员、亚洲开发银行访问学者Sayuri Shirai,匈牙利中央银行可持续金融主席Gabor Gyur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Erik Berglof。

开场致辞:

我院院长王丽丽表示,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合作,有助于解决绿色金融供给的外部性问题,从而推动绿色金融资源全球化市场配置。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明显,并以务实举措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为绿色金融标准的全球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她认为,全球金融业需要紧密协作,尽可能将资金配置到绿色事业中去。

嘉宾致辞: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若谷认为,绿色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他表示,如何定义绿色,意义重大,将对绿色金融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将会深刻影响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路径。他指出,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转型进程不同,我国绿色转型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民情的转型之路。

海南省地方金融局局长陈阳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以来,省内绿色金融赋能自贸港绿色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海南自贸港作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依托海南省在生态资源和有利政策,为推动绿色发展和深化国际合作,提供了先天的优势和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表示,要充分认识海南自贸港在2025年封关后经济运行的独特性,在资金管理、账户管理等方面要积极创新探索,要加强国际接轨,要做到真正面向全国投资者实现一线放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我国面临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等重要目标之间做出平衡的挑战。其中,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都会影响到经济的成本和效率。因此,过早过快的推动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超过发展阶段,都会对经济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兼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第十任执行秘书、巴基斯坦中央银行原行长、世界银行中东和北非地区原副行长Dr.Shamshad Akhtar指出,绿色金融不仅要资助新兴的能源产业,还要帮助传统产业去碳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绿色金融的价值就在于推动传统工业活动不断降低碳排量、提高效率。

能源宪章组织秘书长Dr.Urban Rusnak认为,统一的市场标准非常重要,不同的标准体系会深刻影响各国的发展模式,在全球内建立统一的标准将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期目标。他认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绿色金融标准的国际化将会取得长远发展。

日本中央银行原政策委员会审议委员、亚洲开发银行访问学者Sayuri Shirai指出,在政府制定气候政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对政府的支持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央银行作为一个管理者,还要关注金融业在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加强应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稳定性的风险。

匈牙利中央银行可持续金融主席Gabor Gyura认为,加强信息披露是推动减少经营过程中生态足迹的可行机制。他指出,减缓气候变化对于提升金融业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Erik Berglof认为,加强绿色金融的管理和治理对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应不断完善提升监管部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应该继续发挥在金融市场的领导作用,加快制定绿色标准,推动金融业在绿色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

相关新闻
热点新闻
投票
查看结果
Tags

站点地图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 2025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UJCMS

琼ICP备2000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