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和配套政策解读

2022-07-29 00:00

童有好:“专精特新”配套政策解读|我院举办第九期“绿色发展”公开课

2022年5月31日,为贯彻落实国家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结合海南省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要求,围绕“专精特新”扶持政策与企业认定条件,第九期“绿色发展”公开课在海口市顺利举办。本次公开课由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学会主办,海南绿色发展教育集团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研究员、处长童有好进行专题讲解。

童有好从中小企业界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背景、培育体系、遴选情况、培育思路与举措、融资方式等六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他指出,目前我国企业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创而不新、链而不畅、聚而不群等问题,所以需要大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连接“断点”、疏通“堵点”,最大限度解决“卡脖子”难题。

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过程中,形成了四个梯队的“金字塔”形企业结构。处于塔尖的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处于第二梯队的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处于第三梯队的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处于第四梯队的是数以百万计的量大面广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具备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等特性。

“专精特新”企业作用不断增强,不仅增强经济韧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同时也激发了创新活力、完善了产业生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进补链延链优链强链,二是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三是带动地方产业升级。

“专精特新”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童有好讲到,国家按照梯度培育、分类指导、精准服务、动态管理、强化创新的工作思路,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构建培育机制、加大财税支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人才支撑、加强金融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市场开拓、开展宣传推广、推动数字化赋能、促进中小企业融通等培育措施,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从概念提出到形成政策体系,我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此次公开课顺利举办,有助于扶持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引导金融资金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进而促进海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热点新闻
投票
查看结果
Tags

站点地图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 2025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UJCMS

琼ICP备2000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