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网点——“双碳”目标下的商业银行建设

2022-04-28 00:00


“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局势,对“双碳”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1年12月8日~10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门的银行业,也必须明确“双碳”工作的重大意义,找准关键和重点,并探索出有效的执行措施以保证长远目标的实现。“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银行业可以在这一关键阶段采取从绿色建筑到绿色金融,从软件到硬件全方位的措施,通过打造“绿色网点”,率先实现全行业的“双碳”达标。

绿色网点是指以低碳节能为主要特点的银行营业部。绿色网点的概念中涵盖绿色建筑、绿色金融、零碳网点等概念。从固定经营场所来看,绿色网点以绿色建筑为主;从服务运营来看,绿色网点以绿色金融为主;从碳排放来看,绿色网点以碳中和为特征。从建设的不同的范畴看,绿色网点既可以包含其中一二个概念,也可以三个概念都涵盖。在绿色网点的建设过程中,这三者既可以彼此独立,也可以统一在一起实施。以后的文章,我们将讨论如何打造绿色网点,这里主要论述双碳目标下银行业绿色网点建设的一些概念和建设的必要性。


一、双碳目标下银行业开展绿色建筑建设的必要性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2022年3月11日,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20年渗透率77%)。根据住建部2021年9月8日发布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在2022年4月1日包括银行网点建设的建筑过程全部需要强制碳排放计算。银行绿色网点建设在绿色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支持有条件的网点开展现有办公楼、营业网点的绿色改造,压降运营能耗,中和碳排放;另一方面,银行也要对新建网点和办公楼也提出了“绿色”要求,需按照相关绿色建筑标准进行低碳或零碳建设。

我国的银行网点设置一般需要考虑空间布局要素、人口分布、商业集聚效应、交通条件、购买行为与态度等因素。随着周围环境变化和设施设备升级的需求,需要定期对内部环境改造升级,新建网点的建设必然需要实现从传统建筑向绿色建筑的转型。根据今年3月1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银行在2021年有2260家网点开业申请获批,银行对于网点的设置也从单纯的跑马圈地向谋求高质量发展考虑。有调研数据显示,仍有42.6%的用户对网点渠道存在较大偏好,多数情况下更愿意到网点办理业务。这表明,银行业在新建网点过程中开展绿色建筑,不但从实体建设上对促进碳减排有利,也有利于通过自身活动带动周边人群共同完成国家“双碳目标”。


二、双碳目标下银行业开展绿色金融建设的必要性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亟需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作用,承担起节能减排工作、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在“十四五”时期,绿色金融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2021金融街论坛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上进行视频发言时表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从国外实践来看,绿色金融有利于通过减少未来的补偿成本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促使金融资源配置向保护环境倾斜,增强整个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并有助于帮助金融企业应对环境风险并为其提供商机。因此,实现“双碳”的过程,离不开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和血脉。可以预见通过创新性制度安排,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多元化、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并为探索现代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重要支撑。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简称《指引》),自6月1日起执行。《指引》旨在促进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无论从战略高度还是实操指导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指引》的理解,银行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发力,推动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一是从战略层面布局“1+N”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二是将环境、社会、治理(ESG)风险管理的能力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三、双碳目标下银行业开展“零碳网点”建设的必要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号召各国政府在构建监管体系时积极采用认证认可手段,指出认证认可可以降低监管成本、减少行政风险并优化资源配置。2022年4月,杭州银行江城支行同时获得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迈出了银行业建设“零碳”网点获得国际认证的第一步。碳中和证书的取得,不仅可以使银行在碳中和方面做出的努力得到权威第三方机构的认可与肯定,也能够助力银行在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的背景下,实现多领域多层级多样化的低(零)碳转型突破。

从实际效果来看,“零碳网点”的建成通过扩大银行自身的行业影响力,提升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银行业在碳中和领域贡献的认可,进而带来潜在的国际合作机会。同时,银行业通过开展节能低碳认证认可,可以显著提升银行网点的能效和减排效率,引导周边区域共同践行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最终助力整个区域“双碳”目标的落实。

通过绿色网点的打造,银行业不但可以巩固原有的人民币存、贷款、人民币结算、结售汇、国际结算等日常业务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对自身设施的节能提效升级改造,以及对主要服务区域及周边企业的金融服务,打造成为银行业在绿色建筑、绿色金融领域的良好商业声誉,快速成为以“零碳网点”为名片的“双碳”明星金融服务企业。通过绿色网点的建设,可以为银行业从建筑设计到业务运作等全过程低碳转型提供成功经验。结合“绿色建筑”、“绿色金融”、“零碳网点”等主题内容的建设,绿色网点建设有望带动区域整体绿色产业更高效地围绕“双碳”目标持续高效发力。

相关新闻
热点新闻
投票
查看结果
Tags

站点地图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 2025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UJCMS

琼ICP备2000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