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丁一凡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魏钢 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2021年8月27日下午,由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和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与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学会成功举办第二期“绿色发展”线上公开课,与会嘉宾就绿色发展的国际与国内形势、公共财政应对巨灾风险预算融资策略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公开课首先由我院研究一部副主任王佳林博士主持。他表示,本次公开课的目的在于客观地认识绿色发展的全局性、复杂性、紧迫性,绿色发展既要在宏观上设计出严谨的规划,又要在具体的操作当中不断创新理念和工具。
在本次公开课第一个环节,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丁一凡老师以《艰难又绕不过去的绿色发展之路》为题,系统介绍了国际和国内绿色发展的演变历程和趋势。丁老师指出,二战后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联合国及各国都普遍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公约。
丁老师强调,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近年来,我国积极化挑战为机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清洁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的呈现爆发式增长,并且我国已设定了“3060”双碳目标,以实现减碳承诺。 %的可能性非常小。
丁老师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节能、工业生产的能耗比例的下降、相关领域技术创新、核聚变技术的发展、生态教育普及和绿色金融的发展都将为绿色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在本次公共课的第二个环节,我院研究员魏钢老师以《公共财政应对巨灾风险预算融资策略》为题,以丰富、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当前面临的巨灾风险挑战,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国内的探索和实践。
魏老师认为,从财务角度来看灾害风险,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不仅会导致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还会导致次生财务灾害。伴随着财务杠杆,次生财务和财政损失会进一步复制发酵放大,并渗透到与原发灾害没有直接关系的广泛领域。
魏老师指出,保险作为表外财务管理工具在政府巨灾管理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并详细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灾害指数保险、墨西哥FONDEN公共财政巨灾基金和巨灾债券等国内外巨灾风险应对案例。他指出,巨灾风险的频度和强度在显著提升,巨灾风险复合的经济灾难和金融危机在严重加剧,同时,公共财政响应巨灾风险的缺口在快速扩大。对此,公共财政要组合实有资金工具和或有资金工具发挥配置资金工具的最大绩效以应对相应灾害风险的频度和强度,同时要填补传统实有资金预算不对称灾害风险或有责任的缺口,提高涉灾预算的刚性和平衡,降低和管理财政风险,实现财政深度融合金融。
本次公开课共有1000余人参加本次直播课,在线观众与主讲嘉宾进行了热烈交流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