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10月19日刊文《红蓝撕裂:美国刮起“反ESG风”》称,至少在美国的24个州,一股强烈的反对ESG投资的声浪正在盛起。这些公开反对根据ESG原则做出投资决策的人来自共和党。爱达荷州、西弗吉尼亚州、佛罗里达州、俄克拉荷马州等各州都在阻止州和学校养老基金投资ESG产品或企业[1]。
一、反ESG的直接诱因是投资阶段性表现不佳
共和党各州反对ESG投资主要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虑。他们认为,ESG应用于投资决策会导致投资组合损失,2022年ESG并没有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绩效,非ESG投资反而会产生更高的回报。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晨星对20000多个共同基金的可持续性评级,这些基金代表了超过8万亿美元的投资者储蓄,结果显示,所有ESG基金的表现差于评级最低的基金[2]。此外,ESG政策对某些行业存在歧视,与相关州的经济利益存在冲突。如路易斯安那州认为,反对化石燃料的政策将破坏路易斯安那州的经济,其石化产品产量占全美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ESG投资表现相对逊色,主因是将近两年暴涨的传统能源排除在外。由于受到供应端的冲击,近两年传统能源价格经历了一轮历史级别的上涨行情。根据Choice数据,今年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格最高达到127.89美元/桶(2022年3月8日),是疫情之前的约2倍,是2020年下半年均价的约3倍。同样,NYMEX天然气期货收盘价最高达9.76美元/百万英热,较2020年上半年最低点上涨了5.4倍。相关大宗商品及股票成为疫情以来最有投资吸引力的资产。而ESG基金由于其投资策略的限制,会剔除掉在环境方面表现不佳的传统能源相关资产,因此在这一轮大宗商品行情中,海外ESG基金阶段性跑输了其他基金。
资料来源:Choice,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整理。
二、减排过急叠加俄乌冲突,引发能源价格暴涨是问题的关键
ESG投资所隐含的内在冲突,实际上是新旧能源的冲突。其关键在于发达国家减排过急,叠加俄乌战争及欧美对俄制裁,引发能源危机,推高了油气价格。
欧盟制定了较为严苛的减排目标,导致内部相关矛盾逐渐凸显。2021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计划提案,其中包括扩大欧盟碳市场、停止销售燃油车、征收航空燃油税、扩大可再生能源占比、设立碳边境税等等12项新法案。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欧盟境内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将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55%[3]。这一目标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近年来,欧盟及其成员国相继表示在未来数年内将淘汰煤炭。这一过激行为在业界也引发了争议。
俄乌冲突与欧美制裁加剧能源供需矛盾,能源紧缺与高通胀对欧洲经济造成重创。多国拟恢复煤电,减排目标或缩水。面对席卷欧洲的能源危机与通胀冲击,欧盟已不堪重负,2023年预计将面临较深的经济衰退,而通胀压力仍会比较大,欧洲通胀见顶或许要到明年一季度。欧盟在为11月拟召开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制定的谈判授权草案中称,欧盟有意将此前确定的减排目标提高几个百分点[4]。
三、须警惕传统能源资本投资不足对能源供应和价格的冲击
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各国积极推进碳中和,从政策上对传统能源进行限制。在这一悲观预期下,即便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高企,传统能源企业也不愿进行利润再投资。例如,虽然2021年以来能源价格暴涨,油气企业利润创出新高,但受各国新能源政策影响,相关企业长期资本投资仍极为谨慎。
传统能源企业资本投资不足,可能会导致能源供应弹性不足,加大能源供需失衡风险,放大能源价格波动。事实上,2015年以来,国际油气巨头增产意愿持续低迷,全行业资本投资大幅缩减,预计已无法回到之前的高增速时期。IEA数据显示,美国页岩油产能增长乏力,2022年1-9月原油产量累计仅增产76万桶/天。而OPEC+也趁机调整定价策略,宣布自11月份起减产200万桶/天,意欲将油价维持在90美元以上的相对高位。面对页岩油资本投资不足的局面,OPEC+定价策略的调整很可能不是暂时的,或从“保市场份额”重新转向“追求最大化利润”。因此,传统能源资本投资不足可能会对能源供应产生较大扰动,并显著抬升能源价格中枢。
四、碳中和过程中,传统能源须有序退出,发挥“保供稳价”作用
在碳中和过程中,能源供给与价格波动是需要面对的潜在的风险之一。因此,传统能源仍须有序退出,发挥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5]。2021年能耗双控政策下,我国各地曾频发拉闸限电的情况,“运动式减碳”对正常生产和生活形成了扰乱。2021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运动式减碳进行政策纠偏,明确提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要确保能源供应。因此,在新型低碳生产方式建立之前,传统能源仍将在确保能源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能源“保供稳价”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劳佳迪:《红蓝撕裂:美国刮起“反ESG风”》,华尔街见闻网站,2022年10月19日。
[2] 同上。
[3]张铖:《欧盟委员会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提案》,新华社,2021年7月15日。
[4] 夏军雄:《痛定思痛的抉择?欧盟据称有意提高减排目标》,财联社,2022年9月20日。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新华社,2022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