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资在二级市场已被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相比于二级市场,我国一级市场的ESG投资仍处于发展初期。但从海外经验及中国双碳战略的快速推进来看,我国一级市场有望迎来ESG投资快速发展的步伐。股权投资与ESG的结合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ESG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价值,正是股权投资所追求的长期价值,不像证券投资还存在长短期价值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股权投资在投后管理上倾向于更多地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为通过股东参与方式提升企业ESG管理能力与实践表现创造了最合适的土壤。
ESG投资成为海外股权投资机构共识
从全球来看,ESG正成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重要的投资策略组成部分。贝恩公司和机构有限合伙人联合会(ILPA)联合对百余家有限合伙人机构(以下简称“LP机构”)的ESG投资进行了调查,并于2022年2月发布了调查结果。此次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已经在投资政策中加入了ESG考虑,在这些群体中,约有85%的机构已经发布了ESG倡议,超过一半的机构已经实施了具体的ESG政策。在私募股权投资中整合ESG已经接近成为共识,投资者们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将ESG整合到投资流程中。
ESG投资理念的影响已触达募集环节和投资环节。在募集端,支持ESG理念的母基金可以在投资的基金和投资组合层面评估潜在的投资,并在基金筛选、尽职调查和投资组合管理期间考虑ESG因素。在投资环节,贝恩和ILPA的调查显示,有43%的LP机构在基金筛选过程中考虑ESG理念,近四分之三(73%)的机构将ESG因素加入尽职调查。
建立ESG管理体系,贯穿募投管全流程。 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L.P)是全球领先的另类投资公司,截至2021年底,资产管理规模近4700亿美元。KKP意识到ESG对于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影响,因此通过贯彻ESG理念,来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比。2020年,KKR已将ESG管理整合到全部资产投资中,贯穿募投管全流程,以寻求降低风险和提高价值。
发挥股东参与的作用,提升被投企业ESG管理实践表现。作为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TIAA)的投资管理部门,Nuveen管理着全球超过1.3万亿美元的资产。Nuveen有超50年的责任投资经验,目前已在全部资产投资中整合ESG投资理念,主要应用的ESG策略包括ESG整合、股东参与和影响力投资等。在气候风险对投资影响度抬升、资产所有者更加注重可持续未来目标的背景下,Nuveen积极将气候风险价值和碳排放数据纳入投资过程,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如何以及在何处影响投资组合。
整合ESG策略,创造长期价值。丹麦劳动力市场补充养老基金(ATP)是ESG整合的长期实践者。ATP是丹麦最大的养老金管理人,长期秉持ESG投资理念,在保障养老金价值稳定的同时追求长期价值创造。截至2021年底,资产总额接近1.1万亿丹麦克朗。ATP基于风险分散策略进行多元化投资,以获得稳健的投资回报,另类资产占比超4成。整体来看,ESG投资为ATP的长期稳定回报做出了积极贡献,具体应用策略包括ESG整合、负/正面筛选、可持续主题投资、积极股东参与等。
国内股权投资领域ESG热度不断提升
在国内股权投资领域,ESG投资的热度也在不断提升。我国一级市场的ESG投资仍处于发展初期,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调查,2019年开展ESG实践的私募股权基金数量占比仅为11%,2021年开展绿色投资实践的私募股权基金占比则接近20%。在并不算好的一级市场环境中,2022年ESG的投资热度持续提高,无论是LP还是GP方,对ESG的重视程度都进一步提升。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00家资产管理机构加入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
越来越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重视ESG在管理和投资中的实用。许多机构将ESG理念纳入到自身经营管理和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并且不断引导、督促被投资项目践行ESG。伴随着国内外ESG投资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如高瓴资本、北极光创投等,逐步建立起了系统化、流程化的方式,积极将ESG因素融入投资决策和运营管理过程中。
搭建ESG体系,全面实施ESG管理。作为母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盛世投资是我国在管规模最大的民营母基金管理机构,也是国内首家加入UNPRI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盛世投资在集团层面搭建了ESG体系,并设立了ESG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ESG方面的战略制定、政策执行和监督管理。盛世投资制定了覆盖募投管全流程的ESG整合制度和策略,通过ESG尽调和积极的股东参与,筛选ESG风险与机遇,并支持被投资企业提升ESG管理和ESG信息披露质量。2021年3月,盛世投资发布了《盛世投资碳中和战略声明》,承诺在2025年前实现自身经营活动的碳中和;同时带动所投基金开展碳排放管理,持续推动投资组合碳减排。
积极发布ESG报告,披露ESG实践情况。2022年7月,毅达资本发布《2020-2021年度ESG投资报告》,从社会、环境、治理三个维度介绍了团队在报告期的ESG投资实践。去年同期,该机构发布了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提出全面推行ESG投资标准。红杉中国于2022年10月正式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对红杉中国成立十六年来持续提升社会责任管理、将ESG各项因素系统融入业务环节进行了详细阐述。
深入挖掘双碳背景下带来的ESG投资新机遇。投资机构关注的热门赛道诸如低碳/清洁能源、合成生物、新材料等绿色科技方向,和ESG理念投资方向也高度重合,高瓴、红杉、凯辉基金等投资机构进一步成立了专项碳中和基金。如高瓴首只人民币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2022年6月宣布完成首次关账,基金落地南京建邺区,预计该基金总规模逾40亿元人民币,投资领域主要为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绿色出行、绿色生活、农业科技等。又如,德同资本注重可持续发展,长期聚焦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高度重合的行业,关注“碳中和”大战略下相关产业链出现的现象级投资机会,致力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为投资人和公司长远利益保驾护航。
将ESG纳入投资策略是股权投资大势所趋
股权投资与ESG的结合具有双赢效果,两者互为需求,相互驱动。一方面,股权投资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另一方面,ESG实践的发展为股权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投资机会。
股权投资将是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金融支持力量。绿色信贷规模较大,但与绿色产业资金需求不完全匹配,股权投资基金势必成为重要的补充。在绿色金融体系中,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最为广泛,且属于直接融资体系,对于改善金融结构失衡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部分绿色产业投资周期长、回报率偏低,债权融资存在自有资金不足、期限错配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绿色产业尚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早期或发展期,盈利能力不足、风险偏高。此两种情况均更需要股投资投资基金进入并发挥助推力量。
ESG将为股权投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投资机会。当前我国已进入追求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增长模式转变将重塑中长期产业逻辑,“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将加速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各类产业面临的行业政策环境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在投资中整合ESG因素考察的重要性相应抬升,ESG表现优异的企业有望实现长期价值。